近年来,新余市公安局始终把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应用作为助推法治公安建设的“牛鼻子”工程,以法治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为支撑,以科技助推公安工作现代化为引擎,锚定“实战实效一流、支撑保障一流、科技赋能一流、监督管理一流”总目标,中心取得了“五减少、五提升”成效(办案流程减少、办案时间减少、执法风险减少、执法问题减少、办案压力减少;办案效率提升、监督水平提升、执法质量提升、安全系数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实现了“采集不用亲临、查询不用求人、看管不用操心、送押不用劳神、体检不用出门”全环节降压减负目标,保持了安全“零事故”。2022年,中心为全省唯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建设应用成效突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地市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服务实战 实现案件集约化办理 “目前,中心按照‘应进尽进、能进则进’的原则,实现了刑事案件进驻中心办理率达100%。”新余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负责人介绍。 新余市公安局严格落实关于刑事案件进驻中心集中办案要求,建立不落实集中办案通报约谈机制,推动中心最大程度“饱和”运行为推动警种落实主战职责,明确市县办案权责清单,法制支队起草《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正负面清单实施细则》,细化了办理案件种类。为有效提供身份核查、轨迹研判等信息服务支撑,创全省先河成立“法制合成作战李磊工作室”,搭建“1+1+N”运行架构,建立33种基本信息自主查询、疑难复杂案件远程叫应、特殊案件警种合成攻坚多维实战机制,进一步强化市县主战赋能支撑。2023年以来,市局各警种共办理案件1766件,占全市公安机关办理案件总数20.35%。 创新机制 推动刑案高效化办结 今年9月,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张三(化名)被依法传唤至新余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接受讯问。在“公检法司简易刑事案件一体化一站式快速办理中心”,公检法司分工协作,仅用2个小时完成了该案的侦查—起诉—审判工作,依法判处被告人张三缓刑6个月。这是该局深入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提升公检法案件办理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为提高刑事诉讼质量和效率,保障诉讼权益,该局联合市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于2023年10月出台全省首个《办理轻微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指导意见》,明确哪些刑事案件适用轻案快办机制。并在中心开辟专区,建成全省首个“公检法司简易刑事案件一体化一站式快速办理中心”,内设检察院集中讯问室、法院速裁法庭和律师会见室,形成了“侦、诉、审、执”一体全流程、一站式办理速裁新模式,构建了“集约化办案、一站式服务、高效率协同、全流程监督”的执法司法办案新阵地,办案时长由原来的1至5个月缩减为3至5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共适用速裁程序案件311件,极大减轻了群众讼累。同时,依托中心大本营,深入推进公检法协同提效。推动将交通类刑事案件由市公安局直接移送起诉至相应的基层人民检察院,减少了流转环节,实现“去弧拉直”,有效提升办案效能。 强化保障 实现办案中心规范化运行 加强资源统筹融合,在完成邮政代办、银行代付、司法文书交换站建设后,又拓展功能,在中心建立全省首家血液乙醇(酒精)检测鉴定实验室,既提升了酒驾类案件办理效率,又避免了鉴定文书送达不及时、说情打招呼等执法风险的发生。同时,搭建远程询问取证系统,不断减轻办案单位外出取证的精力和费用。 为解决长期困扰办案单位零散送押风险大等难题,中心创新开启集中送押体检模式,建立“1+1+N”专业送押、体检队伍,有效解决了警力问题和安全问题,致力让基层民警专心办案。启动当天,中心就集中送押2批次10人,为8个基层所队释放年轻办案警力30人次,人均节约时长2小时。该模式被基层办案民警评价为“减负最大的暖心举措”。“谢谢你们将犯罪嫌疑人送押至看守所,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做好取证工作。”日前,新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刑侦大队办案民警敖文辉对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民警曾宏武说。 为提升办案质效,中心还在办案区设立了法律服务站和联席会议室,每日选派法制民警进驻中心,同步上案提供审讯支撑和法制指导。创新建立“1+1+N”(1名法制民警,1名办案所队长,N名办案民警)办案民警案件交叉检查制度,让边远农村派出所民警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法治思维能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