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常乐”目标,创新打造“宅上议”室外协商议事点,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畅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
扩大“宅上议”参与人员队伍,延伸社会治理广度
依托“宅上议”微协商平台,注重扩大参与队伍,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人员等各界人士,通过平等交流形成合力,以协商开出治理“药方”。坚持“小事小议、大事大议、急事速议”原则,创新实践“枫桥经验”,广泛邀请各界代表参加,提升参与率,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5月初,八烈村一段路面改造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村民反映后,村里迅速组织各方代表召开“宅上议”,最终决定聘请技术部门评审,给出处理方法,妥善解决了问题。近两年“民生专题月”,常乐镇围绕征地搬迁、农村改厕等议题开展 48 场“宅上议”,520 多人次参与,其中各界代表 236 人次,解决 60 余个问题,有效提升治理效能。
创新“宅上议”本土特色载体,拓展社会治理深度
常乐镇将协商民主引入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形成“随时议、随处议”特色,总结提炼出“五事工作法”,打破时空限制,及时解决群众关切。官公河村创新“宅上议”模式,打造“香樟树下”协商议事品牌,邀请镇司法所人员、网格警、律师等在香樟树下开展有事好商量活动,现场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思想,降低邻里纠纷升级案件,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3年8月,九龙岛路与三星镇交界桥重建致群众出行难,怨言多。镇里迅速在九龙岛文化湿地公园内举行“宅上议”协商议事活动,达成共识,委员、乡贤等慷慨助力,加快了桥的建成通行,疏散了群众怨气。2024年以来,镇、村两级“宅上议”室外协商议事室协助处置 160 余起信访和矛盾纠纷,发挥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减压阀”作用。
完善“宅上议”协商议事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温度
高度重视“宅上议”协商议事工作,将其纳入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同步推进,依托“智慧政协”平台,督查指导各村居抓好八大工作环节,推动治理长效。坚持把事商量好,结合网格“红客厅”,开展“党建+请你来协商”,保障话语权,实现从“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2023年10月,长兴老街人居环境恶劣,居委会和村邀请相关人员多次实地考察,收集意见,开展座谈,制定改造方案并启动。常乐镇利用“宅上议”平台,打造 “宅上红客厅”和“红色加油站”,将主题教育搬至宅上,开展活动 65 次,提出 86 条建议,推动 了农路亮化等16件民生实事的迅速落实,让平安幸福可感、可知、可及,更好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