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阳市结合涉企行政执法工作现状,积极推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柔性执法制度,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
截至2024年8月,枣阳市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1万户,创历史新高。2019年以来,枣阳市已连续5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2022年、2023年,枣阳市连续2年上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年度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柔性执法监管标准。组织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结合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行政执法裁量权标准,编制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工作清单,共涉及283项处罚事项。严格规定柔性执法事项的使用条件,落实《湖北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音像记录。截至8月底,全市行政执法机关通过柔性执法方式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608件,比上年度同期1634件增加59.6%。
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柔性执法工作效能。深化“综合查一次”,在现行“双随机、一公开”的基础上,选取涉及多部门检查的企业,纳入“综合查一次”清单,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有效减少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探索“观察期”执法,对符合条件的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给予合理的执法观察期,观察期内,优先采取说服教育、督促整改、劝导指导等非强制行政行为,实现行政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实行差异化执法,对信用良好的对象,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失信违法的对象,则适当提高。其中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枣阳分局将16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推进信用修复,对已经履行法定义务且社会危害性较小的首次违法失信企业,实行信用修复,帮助市场主体免受联合惩戒。今年以来,对列入经营异常的1117户市场主体进行点对点短信提醒,及时为经营异常的137户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
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柔性执法工作常抓常新。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执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负面影响。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机关对涉企案件开展经济影响评估率达到98%以上。建立涉企重大行政处罚事前审查制度,对各行政执法部门拟作出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在案件调查终结后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前,报送市司法局事前审查。截至目前,共审查各部门报送的重大涉企行政处罚案件12件。建立督导考核制度。发挥法治建设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柔性执法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全市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内容。通过加强日常监管、专项督察和综合考核,确保柔性执法工作规范有序,扎实推进。
(周峰)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