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法治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法治 > 绵阳市涪城区:立足区域实际扎实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绵阳市涪城区:立足区域实际扎实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发布时间:2024-09-19 06:16:47作者:佚名来源: 四川长安网

  绵阳市涪城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安排部署,充分依托综治中心,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切实推动全区纠纷一体调度、上下联动、一站化解,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引发信访案件、诉讼案件。

  

  建强三级中心 筑牢矛盾预防“主防线”

  

  涪城区依托综治中心和已有的规范化建设成果,纵深推进区-镇-村三级“一站式”解纷中心建设,着力实现“一中心多能”目标。

  

  优化区级中心。涪城区优化升级改造区综治中心700 平米办公用房,统筹法律援助,诉讼服务、简易审判、风险预警及相关职能部门调解职能入驻,科学设置群众接待、综合调解室、12309 检察工作站、诉源治理联调工作室等功能分区,最大限度汇集专业解纷资源。今年以来,引导群众办理各类案事件507件,直接答复解决问题200余个。

  

  强化镇街中心。涪城区在镇街综治中心一体打造“一站式”解纷中心,整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调解委员会、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等资源,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警排查、源头预防、多元化解跟踪回访等机制,配齐配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071名,及时有效化解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

  

  深化村级中心。涪城区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吸收“两委”人员、驻村干部、网格员、群防群治等力量,充分发挥“刘三姐谈心”“丹姐调解”“和事佬服务”“睦邻关系调解”等基层调解团队作用,积极参与纠纷排查化解,筑牢村级守护屏障。今年以来,全区依法依规化解各类矛盾6327件,化解率99.63%,推动各类风险隐患“稳控在村社、化解在镇街、终结在区内”。

  

  聚焦协同联动 探索多元解纷“新路径”

  

  涪城区严格落实运行机制高效的要求,着力“补真空”“强链接”,全口径整合各类解纷力量,形成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解纷通道。

  

  打好多方联动“组合拳”。建立检调、诉调、访调、公调工作新机制, 在区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人民调解+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新模式,成立商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17个,深化落实区级领导包案化解工作机制,累计化解信访积案难案9件。今年以来,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5%,圆满完成年度重点敏感时段“零进京”的目标,社会稳定“全周期”防线进一步筑牢。

  

  强化品牌调解“领头雁”。发挥“邓启贵人民调解专家团队”品牌作用,培育选树“金牌调解”“桃园说事”等调解品牌7个,培育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4名。鼓励和支持“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干部、首席法律专家等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32个,推出“专题+”系列研讨15期,编印遗产继承、房屋租赁等专业领域纠纷化解指导丛书7册,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疑难案件讨论等10余场,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

  

  下好依法调解“先手棋”。制定《信访事项受理法治化工作办法》,细化信、访、电、网信访事项分类标准与流程指引,明确政法、住建、人社、信访等部门信访事项受理程序,梳理权力清单214项,形成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涪城“导引图”,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以“法律七进”“四下乡”等为契机,广泛开展人民调解巡回受理专项行动,联动“专家+部门”会商研究、分析论证,依法依规妥善处置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业态领域纠纷26件,累计覆盖新业态从业人员15 万人次。

  

  夯实基层基础 激发纠纷化解“源动力”

  

  涪城区聚焦基层基础统筹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反馈社情民意,从源头抓实矛盾纠纷防范化解。

  

  坚持科技赋能提质效。依托省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信息系统试点工作,统筹公安、司法、信访、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力量,全面融合非警务警情、四川e治采、网格化服务管理、“12345”等各类基础数据,全面导入全区各类调解组织、调解员等基础信息,实现各类数据精准掌控。

  

  坚持诉源治理减诉累。出台《关于深化诉源治理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选派19名调解员、律师充实“诉前调解”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不断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目前,区法院成立诉源治理联调中心,在5个镇街设诉讼服务站、累计受理各类民事调解案件5500余件,开展诉前调解4500件,同比增长51%,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9.8%,

  

  坚持以案定补增活力。注重调解队伍建设,聘任退休干部、乡贤、律师、村(社区)法律顾问等,组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调解员队伍,并将调解经费纳入本地年度财政预算,根据案件实际科学制定发放标准,今年累计发放调解经费111万元,进一步激发广大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

  

  (高子淇 赵银熙)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dfdt/20240918/29113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内参 fznc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