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真没想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到钱。”70多岁的于阿姨难掩内心的激动,颤巍巍地握住北京海淀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王华彬的手,连连向她表示感谢。这边刚送别了于阿姨,被执行人一方又特意留步开口道:“法官,感激您帮我们一家走出困境。”这一声声感谢,既代表着胜败皆服,更说明双方矛盾已彻底化解。
同一间谈话室,两个月的时间,当事人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到如今的皆大欢喜,巨大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一场能动执行。
一切都要从那件继承纠纷讲起。赵大爷生前留有遗嘱,专门交代了其名下房产继承一事。赵大爷过世后,因对遗嘱的真实性存疑,孙子小赵、老伴于阿姨和女儿赵某打起了官司。海淀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小赵继承房产,但需给付于阿姨和赵某对应折价款。
判决生效后,未能如期收到折价款的于阿姨,经几番交涉无果后只能求助于法院执行。
承办此案后,执行法官迅速同当事人展开沟通,一番详细调查下,发现案情竟另有玄机:被执行人小赵长期旅居国外,且尚未经使领馆公证委托他人代理执行。双方当事人还有多起诉讼正在进行——小赵起诉要求于阿姨排除妨害,从案涉房产中搬离,于阿姨又以对此房享有居住权为由向小赵主张权利。双方互相拉扯,矛盾四起。
基于上述事实,法官对案件细致研判:小赵并无积蓄,要支付折价款只有卖房。若强制执行,文书送达工作将困难重重,且房产性质特殊,上市交易需经复杂的审批流程。慎重考量之下,司法拍卖并非最佳方案。于是,法官决定以促成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为基调,棋走三步,灵活执行。
第一步,控制房产,居中调停。在房产无法转移的情况下,王华彬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第一次谈话。经言明利弊后,小赵父母当即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工作,承诺尽快完成房产上市审批手续并努力促成交易。另一边,在法官一番单独谈话和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下,因积怨太久不愿付以信任的于阿姨,终于放下戒备,同意给对方两个月的宽限期,让其自行处置房产。
第二步,善意执行,能动司法。顺利促成双方和解后,王华彬与小赵父母沟通,监督房产交易进展,同时着重疏导于阿姨的焦虑情绪。眼看宽限期届满,房子也找到了买家,此时,案情却又生变故。原来,房产的查封状态影响了交易账户,也增加了被执行人方的垫资投入,小赵父母紧急联系海淀法院,希望先解除查封再进行交易。
为了尽快促成房产变现,减少被执行人不必要的履行成本,法官连夜筹备,详细制定执行方案。第二天一大早,法官助理李金旺和王华彬便兵分两路,一组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解除房产查封,一组随小赵父母前往银行,紧盯交易进程并控制交易账户,确保在房产解封的同时交易价款用于本案履行,如此,即使交易出现变故,也能第一时间重新控制房产,避免执行标的转移。一番紧张和忙碌后,中午12时许,好消息传来——全部案款已汇至法院账户。
第三步,趁热打铁,案结事了。案款已执行到位,案件本可就此执结。但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因房产继承一事仍在诉讼中,且经过前期谈话,法官已对双方诉讼目的基本了解。房产顺利交易,案款亦全部履行,主要矛盾已然解决,一并化解其他纠纷或许可行。本着这份初心,王华彬决定再约当事人谈一次话。经过释法析理,于阿姨和小赵一家最终握手言和。一个星期后,双方各自向法院撤回起诉,于阿姨也从老房子中搬走,并配合小赵完成了房屋交付。同时,因房产顺利变现,姑姑赵某向小赵申请执行的折价款也获得了清偿。
至此,本案执行完毕,四起纠纷全部化解。
高效能动司法、实质化解矛盾、切实回应期盼,一直是海淀法院执行法官砥砺奋进的追求。法官将继续深度融合执行智慧、知识和经验,在保障生效债权兑现的同时,促进被执行人回归生产生活,努力实现案件纠纷化解和司法资源节约的共赢局面。
(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