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法治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大家说法 > 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发布时间:2022-08-26 12:13:29作者:佚名来源: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只有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两手都要抓、都要硬,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只有疫情被有效控制住,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才能具备有利条件;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就越小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6%,比上月加快2.3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进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均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持续显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这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有力印证了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是一个整体,要一体认识、一体落实、一体评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两手都要抓、都要硬,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有效的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疫情被有效控制住,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才能具备有利条件;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就越小。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疫情防控效果是好的、效率是高的,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如果搞“集体免疫”“躺平”之类的防控政策,疫情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冲击,势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抗击疫情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同时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控制疫情,二是保障老百姓正常生活,三是确保经济社会必要运行。可以说,坚持动态清零从来就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发展,恰恰相反,是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应该看到,7月份经济虽然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仍有小幅波动。推动经济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仍然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疫情蔓延,产业链供应链不畅,地缘政治冲突外溢影响持续,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从国内看,经济目前处在恢复进程中,经济回升的基础还有待巩固。势要起而不可落。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是道必答题。基于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病毒变异特点以及疫情防控实战的经验总结,动态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必然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以及中高风险区的管控周期进行了优化,正是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具体体现。但应看到,优化防控措施绝不是放松防控,决不能松懈厌战。近期,周边国家疫情快速反弹,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同时,奥密克戎BA.5亚分支已经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与以往的变异株相比传播力明显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慎终如始,保持战略定力,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发展不能停步。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该管的坚决管住,该保的坚决保住,一手抓战“疫”,一手抓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邹翔 || 责任编辑 田源)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2/yunjishiping_0824/1125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内参 fznc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