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京市公安局
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
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软件著作权5项
他秉承改革创新
科技强警的时代梦想
精心打造基层一线的“实战利剑”
用电脑前5分钟的线索分析
代替了原需要奔波上百里的侦查
他聚焦破小案服务大民生
真情构筑服务群众的“高速公路”
被公安部评为
2021“最美基层民警”
他就是通州公安分局
魏建力
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用科技赋能一线,提升基层办案效能
初入警营的魏建力,被分配到派出所从事打击办案工作。信息安全专业出身的他,敏锐地看到了基层科技建设的必要性。魏建力表示:“一定要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基层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战友需要什么,就要创新什么’。”
要服务保障一线执法办案,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把那些高大上的系统、模型转化成基层民警“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小工具、小方法,让大家想用、爱用。魏建力参与组建了市局首支科技智能化应用队伍,打造了“1+25+N”一体化智能工作机制,创造出了“智能化应用技战法矩阵”体系,为基层一线执法办案提供多维度的科技支撑,“要隔着屏幕当好战友的坚强后盾”。
有一段时间,魏建力接到了几条销售假酒的线索。他从“假酒是从哪儿来的”这一问题入手,在“矩阵”体系中深入摸索,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形成了研判报告:这是一个至少有5辆车、20人、6个窝点的巨大制售假酒犯罪网络!一线侦查员根据他的研判结果,最终成功抓获制售假酒嫌疑人25人,打掉制假“黑作坊”10处,查获假冒白酒120余箱、各类假冒标识包材10万余套,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案件如此迅速告破,战友都对他的信息研判连连称奇。
原先奔波上百公里的侦查变成了电脑前5分钟的线索分析,为抓捕嫌疑人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指向。两年来,魏建力带领团队直接利用科技手段抓获犯罪嫌疑人2600余人,提供各类有效线索6000余条,破获案件1200余起。
用科技传递温情,细微之处护航民生
聚焦破小案,服务大民生。“警务科技从来都不是高冷的,它可以传递更多的温情,为群众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魏建力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
2021年5月,多名群众反映,他们可能遭遇了“碰瓷儿”诈骗团伙,“他们都说人没事,但是得赔机器!”接到线索后,魏建力立即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研判,并逐步还原了现场真相:这伙人利用受害人着急和息事宁人的心理,假装手里拿的“机器”和受害人的车辆发生碰撞并造成损坏,然后实施敲诈勒索。魏建力很快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并发现多人已逃往外地。战友们根据他提供的线索,联合多地一举将这个团伙成功端掉,核实案件60余起,涉案金额10万余元。
涉电动车类案件虽说是小案,却关乎着大民生,是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大事。2020年10月,魏建力研发的模型协助预警,成功抓获了一个盗窃电动车团伙,起获电动车32辆,为群众挽回损失20余万元。在集中发还电动车仪式上,收到群众锦旗30余面,一位大爷高兴的竖起大拇指点赞说:这帮小伙子们都是好样的!
用科技追逐梦想,扎根一线坚守初心
“城市像人体一样,有吐纳呼吸的韵律、脉搏起伏的节奏和机体运行的规律。”2018年,通州公安分局一个重大项目亟需科技人才,因为所学专业以及在基层科技创新中优秀表现,魏建力被选派到科技信息化岗位,让他的专业知识和在基层酝酿的创新想法在这里得以施展,并与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有着“警营科技哥”美誉的青年科技骨干张旗结为了师徒。在师傅的鼓励和帮助下,魏建力24岁时考取高级工程师资格证,成为全局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联合团队拿到了2项国家专利和5项国家软件著作权,并考取了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他们二人也光荣当选了市公安局“最美师徒”。
“95后”的魏建力
不仅是新时代
首都科技警队的接班人
也是广大首都公安青年民警
奋进逐梦的一个缩影
他用科技创新
筑起了国泰民安的防线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
“平安北京”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