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阳法院机关驾车出发,向北翻上一座大山山顶,又顺着山势从山顶下到另一侧,就到了云阳法院四法庭,全程耗时约1个小时,路程50余公里。四法庭综合楼于2005年建成投用,随即成为三峡库区的明星法庭。高标准建设的法庭引来市外内法院的一片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四法庭已褪去昔日光环,法庭的工作人员也是换了又换,但司法为民、便民的初心未改。
四法庭司法管辖七个乡镇,是云阳六个人民法庭中最大的一个。法庭干警因为送达、法治宣传、实地勘察和巡回审判,走遍了辖区每一个角落。驾驶员薛森林是这里活地图,山高路陡、走街串巷他总能安全将法庭干警送达。
进入法庭的第一道“关卡”便是安检亭。狭小的安检庭内总能见到司法警察张小鹏和王龙忙碌的身影。每天来法庭开庭、旁听、交材料、领法律文书的人络绎不绝。去年,用来登记进出法庭人员的登记薄就写了厚厚三大本。他们用日复一日的严谨保障了法庭干警、当事人的人身安全,维护了庭审秩序的井然。
从安检亭出来,穿过法庭的院坝,就到了立案大厅。这里是法官助理张瀚文和刘建的“舞台”。张瀚文今年刚到法院工作,当他知道法庭人手不足时,他主动表示自己虽然是助理,但之前没有实务经验,应该从书记员做起,从立案学起。就这样,立案、收诉讼费、送达、调查取证、庭前会议、调解、草拟文书、结案、文书上网、移交上诉卷、归档他一样不落的干起来了。严格的说,刘建已经不是四法庭的人了。因为十几公里外的五法庭缺书记员,他被调去了那里。但他的工作无人接手,经院里同意,他目前仍坚守“最后一班岗”。
立案大厅的两侧是法庭最神圣的地方——审判庭。两个审判庭已显老旧,但它们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1000余件案件都是通过审判庭办出来的。审判台上轮流出现三名法官的忙碌身影。当事人们向法庭诉说着他们的利益与诉求,书记员指尖如飞,将庭审过程转化为白纸黑字。
在不开庭的时间,二楼东头的两间办公室常常坐满了人,有前来咨询的群众,有询问案件进度的当事人。有时这里也会有激烈的争论,这是三名法官在讨论疑难案件。四法庭的案件以家事纠纷、民间借贷等为主,但正如曾小明法官所说的那样,这两年的“小”案子办起来并不轻松。蒲海波副庭长倒是习以为常,只是不见浓密的头发。汪军庭长已在这里坚守了八年,办案与庭务管理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再为法庭挣得荣誉。顺着二楼走廊往西走,是书记员黎小华的办公室。但办公室却不常见他的身影。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是在开庭,就是在开庭的路上,再不是就是在准备开庭。其实,他还有两样没说,一样是在结案,另一样就是半夜十二点准时从四楼寝室下来抢全市每天500个的查询当事人电话号码的名额。
二楼最西边的办公室是法官助理邱美齐、张瀚文的办公室。邱美齐兼任内勤却是全庭最闲的人,见他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半天也写不了两页。张瀚文则是法庭的“笔杆子”。上班时间在立案窗口的他,常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在这里写材料。法庭的新闻稿件、调研文章多出自他的手。
下班的歌声响起,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三楼的餐桌还承担着会议室的功能。全庭干警在这里分享着今天的见闻,提醒明天的注意事项,说得最多的自然还是案子。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增长见识、学以致用的最好方式就是到法庭“吃一万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