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群众最大的心愿,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作为平安天津的守护者、建设者,我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坚强领导下,以实际行动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为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一腔热血 守护安宁
打掉涉黑组织27个、恶势力犯罪集团72个、涉恶犯罪团伙505个;破获刑事案件5128起,抓获嫌疑人6853名,494名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查封扣押冻结涉黑资产38亿余元……
2018年初,党中央作出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部署。号令一出,一场向黑恶“亮剑”的攻坚战旋即掀起凌厉攻势。在这场战斗中,我市公安机关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以“零容忍”态度,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
民之所愿,剑之所向,参战民警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誓还百姓一片净土。用最短的时间撕开案件口子,一个以颜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浮出水面,乘势而上,在2018年1月18日第一次集中收网行动中,颜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成功抓获。总计扣押、冻结、查封涉案资产及挽回经济损失共计8.2亿余元。揭开“盖子”、深挖“根子”,从颜某案件,公安机关又相继打掉了与颜某相关联的阎某黑社会性质组织、杜某恶势力犯罪集团。
战果不止于此。在扫黑除恶战役中,市扫黑办挂牌督办的65起案件全部破获,在全国打响了对披着少数民族外衣有组织敲诈建筑企业犯罪第一枪,成功侦破全国首例“套路贷”涉黑案件……强大战斗力来自何处?着力构建现代警务运行模式,推进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大力实施“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合成作战机制,着力打造智能化、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实现战斗力质变飞跃。
守一方平安,雷霆之势荡涤污泥浊水;持为民之心,法治之剑斩破违法犯罪。推进大要案件攻坚,创建“五侦合一”破案模式,持续开展“云剑”“雷霆”等系列专项行动,现行命案、枪案、绑架案连续6年全破,命案连续3年实现“发案不过百”;推进经济领域犯罪攻坚,先后劝返和缉捕境外在逃人员32名;推进民生领域犯罪攻坚,建成市区两级打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专班,避免人民群众经济损失5.6亿余元;集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候鸟”保卫战,成功侦破一大批“食药环”案件;开展为期3年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持续深化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科技管理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死亡事故起数和人数逐年下降。他们,让平安的基石坚实可靠。
人防+技防 防患未然
衡量一地治安好与坏,不仅要看破案,还要看防范。
在天津商圈人气商场“榜单”中,南开区大悦城绝对占有一席之地,这里每天客流不断,如何让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作为一名反扒民警,公安南开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民警王庆介绍,他们的工作就是着便衣,守护在百姓身边,一旦有违法犯罪分子出现,就可以及时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中午时分,前来南开区大悦城就餐的人越来越多,王庆也把目光聚集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突然,王庆将同伴叫到了身边,使了一个眼色,原来,一名男子正在伸出黑手,企图将别人口袋里的钱包据为己有。目睹了作案的全过程后,王庆果断出击,一个箭步,人赃俱获。
凡是有百姓的地方,都有一群公安民警,他们有的荷枪实弹,有的赤手空拳,用血肉之躯为“平安天津”筑起安全屏障。
防患于未然,胜过一切救助。除了靠人防,公安机关还舍得投入,在技防上下功夫。
坐落在城乡接合部的宝坻区天锦园社区,曾经治安案件多发。2018年,公安机关探索开展“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工作,天锦园社区因此受益。如今,在小区门口,居民凭“刷脸”“刷车牌”即可进入小区。在每个楼栋口,门禁系统与居民的手机App相连接,居民既可以“刷脸”进门,也可通过手机App直接开门。访客和送外卖、送快递的人员,必须实名刷身份证才能进入社区。系统后台将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车辆数据和图像进行记录,通过人脸识别等进行核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会马上向公安机关发出预警。
“全市‘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任务分两年完成。2021年完成新建、对接改造3300个居民小区;2022年底前实现全市智慧平安社区全覆盖……”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既定目标?公安机关在探索中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实效。
“目前,我们设计了一套‘小快灵’的模式,‘小快灵’是建设‘智慧平安’社区的基础版。”河北区试运行“低成本无感知”的“智慧平安”社区“小快灵”解决方案,成本低,功能全,为在全市进行全面推广提供了坚实基础。公安河北分局治安管理支队二大队大队长王威介绍,所谓“低成本无感知”,就是这种建设投入资金不多,但确实能发挥大作用,以往的智慧社区,需要连接手机App,或是对于陌生人来说,进入小区还要刷身份证,“小快灵”则不需要,我们通过在小区出入口安装一些设备,就可以实现将隐患遏制于萌芽。
去年以来,全市83%的“智慧平安”社区入室盗窃“零发案”,还帮助抓获多名在逃人员。警务科技创新,让城市更安全。
创新服务 便民利民
“过去,我们是抽空往社区跑,现在我们的主阵地就是在社区。”公安河西分局梅江派出所社区民警武跃嵩说,社区民警开展工作的前提,是要做到知百家事、走百家门、识百家人,可是以前根本没有时间走到居民身边。
因为派出所警力有限,社区民警不仅接警处警、侦办案件,还要执行备勤、安保任务,分身乏术难以聚焦主责主业。如何把社区民警从冗杂繁重的警务工作中剥离出去,全身心地做好群众工作?变“难题”为“课题”,推进改革向基层一线延伸。全市344个派出所建立“一室三队、一室两队和一室两组”的新型警务模式,推行“专职专司”的主动勤务模式,这样社区民警的重要职责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有了更多时间到群众中去,警民之间心更近,情更浓。关爱空巢老人、帮扶困难家庭、服务辖区企业、社区防诈宣传、化解邻里纠纷……公安武清分局泉州路派出所女民警刘素卉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有时忙得脚不沾地,但看见群众的愁脸变笑脸,她又觉得自己特别有成就感。
“多亏了刘警官,帮我走出阴霾,有她在,我一点儿不觉得孤独。”一次入户走访,让张阿姨与刘素卉结下了亲情,“那阵觉得自己也无依无靠,整个人萎靡不振,刘警官经常来我这坐坐,给我宽心,还帮我染了头,现在逢人都说我年轻了好几岁。”无微不至的关心,带给一位空巢老人生活的希望。
走到群众中去,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对于找上门的群众工作,公安机关也是在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积极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真正把公安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儿上。
坚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出台实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双10条措施和优化营商环境20项措施,从为民服务到为企解困,一门心思解决“急难愁盼”。服务做“加法”,放权做“减法”。在审批项目方面“应放尽放”,把该放的权彻底放下去,把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来,做到审批项目没有特殊限制的“一律下放”。截至目前,推出承诺制审批事项10项,取消许可事项20项、减少证明144个,取消材料188个,证照类事项办结时间均压缩至5天内。
“之前,换证得去车管所和医院,遇到人多时得排大长队,多半天才能办完。现在,来这儿七八分钟就办好了,真是太方便了!”拿着亲手“办理”的驾驶证,市民们对全市首家24小时交管自助服务大厅赞不绝口。
2020年11月1日,天津市首家24小时交管自助服务大厅在市公安交管局南马路大队投入使用,服务大厅内设有自助无人车管所、交通管理综合服务自助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自助机和交通违法自助处理机等9台自助服务机,可帮助市民快速自助完成驾驶员体检、拍照,制证、到期换证以及缴纳罚款、换免检标、事故处理等交通服务事项,实现了满足群众“马上办、自主办、就近办、一次办”的需求,将便利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流动车管所”服务车开进社区,为居民现场办理“车驾管”业务。
忠诚,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履职尽责;为民,把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作为目标,眼前的岁月静好,只因有他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