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法院网讯 为进一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建设办案最公、用时最少、老百姓获得感最强的人民法院,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铜川中院推出“十大便民利民措施”。
一是执行立案“免证服务”。在执行立案时,免除申请执行人开具生效证明手续,由执行法官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审判案号信息查询案件是否已经生效,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是众来电“即接即办”。对12368热线渠道收集的诉讼咨询、案件查询类诉求,由诉讼服务人员“接诉即答”,对需要法官处理或与案件密切相关的诉求,向承办人派发工单,要求法官“接单即办”。
三是巡回审判“减轻诉累”。大力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针对地域偏远或行动不便当事人的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充分发挥巡回审判“巡回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四是诉服开辟“绿色通道”。对老、弱、病、残、孕、农民工等特定人员设立快速通道,予以优先安检、优先立案。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党员示范岗、法律咨询台,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指引,指导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
五是跨域立案“异地可办”。开设“跨域立案”窗口,实现立案服务“同城通办、异地可办”。对全国范围内其他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和行政案件,当事人可在本院递交起诉材料。本院作为协作法院审查材料后,通过专用系统将数据推送至管辖法院,推动完成跨域立案,避免异地诉讼的当事人为立案而舟车劳顿、两地奔波。
六是多元解纷“诉前联调”。进一步推动诉讼与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对接工作,在诉讼服务中心深化运行“诉调对接”和“多元解纷”机制,引入更多社会解纷力量,引导分流更多矛盾纠纷通过低成本、高效率、人和事了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化解。
七是在线调解“远程解纷”。建立在线调解工作室,当事人可使用微信小程序与调解员进行远程视频、调解协议线上签字确认,让群众“不出门、解纠纷”。制定诉前调解规范性制度,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原则,全程录音、录像,专门卷宗留痕,保证调解工作既高效又规范。
八是以案释法“线上课堂”。持续深化“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工作,通过市、区县、镇(办)、村(社区)四级普法微信群,将全市法院审结并生效的,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通过微信群层级推送给基层群众。
九是送法进企“释疑解难”。针对全市重点企业,集中开展一次员额法官送法进企活动,现场开展法律咨询,向企业发放《法律风险提示60条》和《民营企业法律法律风险提示书》,征询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十是专项执行“保障民生”。深入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组织开展追索劳动报酬、医疗费、赡养费、抚养费等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围绕实际执结率和实际执行到位率,提升执行质效,切实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