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法治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舆情 > 云南省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云南省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4-10 20:53:17作者:佚名来源: 云南司法行政网

  2019年,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内容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综合考评,各级党委普遍建立健全了依法治州市(县区)领导工作机制。二是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制定《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组成8个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组,对16个州市、16个省级部门进行实地督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面,配合中央依法治国办第六督察组对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实地督察。三是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强化依法行政导向,认真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实施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认真执行任职宪法宣誓制度,组织领导干部年终述法。楚雄州牟定县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点候选名单。

  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简政放权稳步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精简省级部门权责事项,行政职权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对“社区万能章”治理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公布取消证明材料356项,行政审批涉及材料总体减少30%。二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确定2019年为云南省“营商环境提升年”,制定州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建立“红黑榜”通报制度。出台民营企业“一对一”法律帮扶政策,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督察。完成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整改工作,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331.81亿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352.33亿元,新增减税降费461.95亿元。三是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推行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全面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登记当天办结率达95.5%,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年内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63.09万户,同比增长9.97%。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省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8.56小时、0.36小时,分别排名全国第9、第3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县域全覆盖。专利电子化申请率达98.6%,居全国第3位。四是政务服务质量显著提升。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部成立政务服务管理局,实现五级政务“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全年行政许可事项按时办结率达99.95%,公共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100%。开出全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全国林业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大数据中心落户云南。“一部手机办事通”被评为全国省级政府九大优秀政务APP之一,“一部手机游云南”荣获国际杰出项目奖。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不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一是强化重点领域立法。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定位”要求,颁布《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草案)》已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在全国率先出台《云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构建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法规体系,九大高原湖泊和自然保护区实现“一湖一条例、一山一法规”。二是强化立法质量提升。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出台《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立法工作规定》等省政府规章。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制度,实现从“要数量”到“要质量”转变。三是强化依法决策制度建设。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建议管理办法》,法律顾问参与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并出具法律意见323件。四是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启动省政府233件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将省政府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全省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二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出台“一方案一机制三办法”,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等执法信息化建设,完成6775个行政执法主体、183116名行政执法人员的全面清理,组织429场26994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网上考试,15619人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三是切实抓好重点领域执法。全省命案和传统“盗抢骗”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8%,缉毒执法绩效考核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3.96%和12.2%,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6.7%、29.1%;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455起,罚款2.12亿元。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抚仙湖、泸沽湖水质符合Ⅰ类标准,云南治湖经验被中央深改办在全国推广交流;查办涉旅案件2456件,罚款4557.95万元,受理旅游投诉784件,投诉量排名全国第25位,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取得了压倒性态势;组织完成各类食品抽检监测34378批次,责令2754个学校食堂限期整改,开展药品质量监督抽检4540批次,制定《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督察发现问题三年整治方案(2019—2021年)》。

  五、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是加强政务公开。制定全省统一的政府网站集约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日检测+月检查+季通报+年考核”机制。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全省年均发布政策解读稿件约8000余篇(条),各地各部门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年均发布信息达100万条以上。二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完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制度,全省政府系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11件、政协提案768件。三是强化财政和审计监督。全省预算监管系统2.0上线,强化对各级单位的预算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省级查处违规问题金额359.7亿元,移送重大问题线索637件,涉及人员4380人。开展减税降费、帮扶资金管理使用、“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九大高原湖泊“十三五”水环境保护治理情况等审计。四是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认真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支持公益诉讼,认真采纳诉前检察建议,并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持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五是加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全省追究行政执法责任354人。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移交云南省8个问题所涉及的43个责任单位和167名责任人进行了严肃追责问责。

  六、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平安云南

  一是抓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2019年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关新收行政复议案件2210件,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36.64%。共审理行政复议案件1826件,审结率82.69%。发生行政应诉案件304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四年保持上升态势。二是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排查建设领域工程项目7233个,检查用人单位4.57万户,帮助追发工资1.31亿元。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优势,全年处理争议案件2.46万件,涉案金额6.54亿元,维权维稳取得明显效果。三是优化信访工作。持续推进人民调解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三年行动,构建综合调解格局。2019年,全省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2256批次5257人次。四是发挥法律服务优势。为重大案(事)件提供律师服务,继续实施“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助推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五是抓实法治宣传教育。举办法治政府建设新闻发布会,组织专家解读。建立健全以案释法制度,推广“五用工作法”,创新开展“法治宣传固边防”、“法治宣传边关行”普法活动。六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工作,全省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1.4万件。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17331个,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七、强化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抓实“关键少数”。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落实集体学法制度,建立述法制度,推行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全面落实干部任用宪法宣誓制度,在各级行政学院开设依法行政课程,开展多层次多领域教育培训。二是重点抓住执法人员。强力推进行政执法人员网上资格管理和网上考试,引导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切实加强宪法和法律学习,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三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地各部门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政治能力、业务水平和精神状态为重点,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抓手,不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各族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执法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5.33%和94.94%,为历年最好水平。

  八、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思路

  (一)主要特点

  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忠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标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全省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充分发挥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领导作用,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研究,及时召开专项工作会议,理清思路,明确要求,为顺利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发挥了“领头雁”作用。二是科学统筹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依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我省规划和《云南省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及时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固强补弱,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法治政府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围绕积极破解改革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在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九大高原湖泊保护、食药品监管等方面,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一大批利民生、促发展的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办税费”、“一部手机云企贷”、“一部手机办事通”等具有行业水准、鲜明云南特色的“一部手机”系列产品相继上线,有力的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8.1%,全省实现137万贫困人口净脱贫、3005个贫困村出列、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1.32%。四是着力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在抓经济、促跃升的同时,以法治方式助推平安云南建设,全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推动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全省社会治理现代化。依法化解纠纷、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强化法治在维护权益、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上的权威地位,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健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推进各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开展扫黑除恶、建设善美云南,强力督办一批在全国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涉黑涉恶案件,推动“打伞破网”向纵深发展,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大大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法治政府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依法决策制度执行有短板。有的地方和部门依法决策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走过场。二是行政立法质量效率有待提高。立法法修订实施以来,地方立法工作繁重,立法人才不足,立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待提高。三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差距。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不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综合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力度不够。四是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少数地方和部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意识不强,“玻璃门”、“旋转门”、“天花板”等隐性壁垒依然存在。五是“放管服”改革还不到位。还存在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民营企业享受公平待遇难、发展环境不宽松、融资难融资贵、项目落地难等问题。

  (三)下步工作思路

  2020年,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我省规划中明确的各项任务。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第六督察组到云南实地督察发现的问题,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确保与全国同步在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推进云南法治政府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围绕改革发展需要依法立法,推进立法与改革发展无缝对接。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加紧完善疫情防控相关法规制度,提升法规规章的可执行性。三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营商环境,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开展清理拖欠账款工作。深入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一部手机办事通”,加快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四是进一步强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执法,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重心下移。严格规范疫情防控行政执法,严查各类野生动物违法交易行为。五是进一步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健全落实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六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改善基层执法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加强市场监管基层执法力量,将同级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必要的经费开支列入年度预算,由各级财政予以保障。



原文链接:http://sft.yn.gov.cn:8080/fzdyydc/354680.j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内参 fznc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