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助推青海文旅高质量发展,青海文化品牌走向远方。各地文旅部门大力保护和传承古老民间技艺,使青海非遗焕发出时代光彩。
如今,在青海各地,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成为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在西宁市湟中区海源民族工艺品加工厂,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打造的银碗、铜碗、手镯等手工艺品畅销国内外。一錾一刻间,匠人们不仅传承着传统手工艺,还通过网上销售平台,推动青海银铜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当青海非遗从深闺走向大市场的同时,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创意,也让我省文化产业从业者“脑洞大开”。在各地的青绣工坊,刺绣企业通过各自的文化理念打造的青绣系列文创产品,讲述了别样的青海故事。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藏绣工坊,刺绣艺人们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为当地13个村的妇女派订单、教技法、传样图、收绣品,实现在线传艺接单。随着青绣企业将民间传统手工艺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非遗产品更是成为百姓生活中的实用品。
不仅如此,全省3A级以上景区都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和销售区域。非遗进景区,既丰富了景区的服务内容,让游客近距离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也为民间艺人和传承人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平台,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2019年至今,我省共设立国家级、省级、县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46家。其中,18家省级以上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实现产值9240万元,唐卡、青绣、泥塑等手工技艺辐射带动近10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使我省传统手工技艺在新时代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广大农牧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立足非遗资源禀赋优势,创新实践非遗扶贫工作,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强化服务保障、创新培训模式、持续宣传推介等措施,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省文旅部门选取从业人员较多、适宜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引导各地政府、企业、院校、设计师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传习中心等。目前,我省各市州建成以唐卡、泥塑、藏绣、堆绣、刺绣、藏毯、玉雕、石雕、手工艺品制作等为主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