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法治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关注 > 以案说法 | 同名同姓汇错款 不当得利该返还

以案说法 | 同名同姓汇错款 不当得利该返还

发布时间:2021-03-16 04:11:57作者:佚名来源: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近日,陇西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同名同姓汇错款而引发的民事纠纷。

  

  原告与被告同名同姓,均叫董某某(为方便区分,下文原告称“董某甲”,被告称董某乙)。2019年,原告董某甲因病住院,出院后根据救助政策,保险公司应给付其73967.59元。疏忽之下,保险公司将本应由董某甲所得的钱款打入被告董某乙的账户。

  

  误会发生后,经所在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由董某乙于2019年12月31日前分两期向董某甲返回全部钱款。

  

  调解协议达成后,被告董某乙如期支付了第一期款项,但对于第二期款项,虽经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原告本人多次催促,被告一直迟迟不还。无奈之下,董某甲于2020年3月将董某乙起诉至陇西县法院。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耐心对被告释法说理,深入浅出地向其解释法律中有关不当得利的规定。最终,经法庭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由被告于2020年4月30日前返回原告剩余款项23967.59元。目前,被告已如期付清全部剩余钱款。

  

  法官说法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不当得利的具体特征包括:

  

  1.双方当事人一方为受益人,另一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

  

  《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本案中,虽然董某乙在争执款项的取得上并无过错,但其取得该款并无合法依据,且给董某甲实际造成了损失,故董某乙应该将钱款返还董某甲。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gscourt.gov.cn/Show/56287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内参 fznc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