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法院网讯 2月18日,春节收假后第一个工作日的上午,西安市未央区法院法官接到一个“失联被告”的电话,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被告某诊所因欠付原告某医药公司的货款而被诉至未央法院。因该诊所已经转让给他人,之前的负责人李某失联,开庭传票由诊所现在的负责人签收。原本以为这起案件可能要缺席审理,却不料在开庭前一天李某打来电话,这起纠纷背后的原委也浮出水面。
原来,该诊所是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李某于2020年初发生车祸,一直住院至今。因事发突然,诊所无法继续经营,之前欠付各个医药公司的货款也未结清。诊所现在的负责人收到传票后与李某联系,他才知道被起诉,表示愿意承担付款义务,但希望可以宽限一段时间。原告认为开庭在即,判决生效后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不同意调解。
法官从情理两方面劝导原告。于情,李某发生交通事故后,生活陷入困难,经济拮据,应当适度体谅其遭遇。于理,双方商业来往已三年有余,调解有助于未来继续合作,互惠互利。
因被告受伤不方便到庭,法官通过“e法庭”组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场支付一半货款,剩余货款一个月内付清。调解结束后,法官助理立即起草调解书,由法官签发后当场向原告送达,并通过电子送达的方式向被告送达。
法院是天平的象征,守护公平正义,从来都不是冰冷的一纸裁决,法官既要坚持依法办案,也要考虑个案的特殊情况,灵活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也拉近了群众与法官之间的距离,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