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法治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观点专栏 > 新视野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新视野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24-10-09 05:28:38作者:佚名来源: 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9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突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数字文化等人工智能的新经济模式。图为游客在智能机器人展区参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发展新质生产力,即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手段,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强调从依赖传统要素投入向依赖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常态和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7万美元,位居中等收入国家前列。中等收入国家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成功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是备受关注的世界性课题。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等收入陷阱”仍然困扰着全球10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增长前景主要取决于从单纯依赖资本积累转向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提高效率。当前,我国同样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资源约束、环境压力、技术瓶颈等挑战,而新质生产力已成为突破这些瓶颈的关键。我们要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往往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滞后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经济学概念。2007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是指一些国家在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同时,此前快速发展中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镇化进程受阻、环境持续恶化、社会矛盾凸显,最终长期徘徊在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之外。例如,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均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2023年底,世界银行将中等收入国家定义为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在1136美元到13845美元之间的经济体。在这一分组中,各国又可分为中低收入国家(GNI为1136美元至4465美元)和中高收入国家(GNI为4466美元至13845美元)。据估计,全球约有75%的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其中约有66%的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随着中等收入国家的收入水平上升,许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无法与低成本国家竞争。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受到来自另一端的挤压,因为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以及其他体制和能力制约,可能无法在技能密集型产业和高附加值出口竞争中取得优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指出,近几十年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发现自己“被夹在富裕国家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低薪贫困国家成熟产品的竞争之间”,其后果往往是增长缓慢、工资停滞或下降以及非正规经济增长。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也与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息息相关。因此,这些国家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争取早日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发展路径日益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历史经验表明,那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往往能够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则往往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滞后,难以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全球范围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通常具备开放包容的市场经济体制、高效的政府治理能力以及完善的法律体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国家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此外,教育、科技和人力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注重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国际视野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各国应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繁荣发展。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探析

  从国际比较与全球发展来看,主导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成功跨越这一陷阱,才能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经的阶段。从经济层面看,就是要彻底抛弃用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再现高增长的想法,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制度改革、治理能力提升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也充分展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升级。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大科研投入,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赋能全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例如,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正在深刻改变着产业格局和发展模式。通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国正在加速实现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杆产能。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通过研发和推广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继续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来鼓励企业采用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同时,还要加强对违规排放和高能耗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提升劳动者素质。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主体,而教育是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关键,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为劳动者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学习和应用,提升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水平。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应加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障。要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利用,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的合理流动,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另外,还要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吸引更多国际优质资源要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 徐晓明】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4-10/08/content_924469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内参 fznc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