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法治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纵横 > 重庆武隆沧沟乡探索“证·审·调”解纷工作法化解土地纠纷

重庆武隆沧沟乡探索“证·审·调”解纷工作法化解土地纠纷

发布时间:2023-12-23 04:08:16作者:佚名来源: 中国长安网

  “你们啷个搞的,把土地面积给我算少了,我不服!”12月6日,重庆市武隆区沧沟乡沧沟村村民赵廷超怒气冲冲地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

  “测量的时候你们也在现场哟,是好多面积就是好多,你自己签字按了手印的,要讲道理哈。”面对质疑,村委会负责人找出当时的记录翻给赵廷超看。

  看到白纸黑字的“铁证”,赵廷超心服口服离开了。

  沧沟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村,过去村民间时常因为土地、林地界限等问题发生矛盾纠纷。2021年,此类问题占到了全乡各类矛盾纠纷总数的49.6%。去年3月,沧沟乡开始探索推行“证·审·调”解纷工作法,一步步化解了多年积存的土地纠纷问题。

  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这块地明明是我的,为啥又成了别人的?我一定要问个明白!”沧沟乡大田村七旬老人黄希林因为和邻居余代胜家近10年的土地边界积怨,曾多次到党群服务中心反映问题。

  这两家人原本是亲戚,关系十分融洽,后来因为房前一分土地的权属问题产生矛盾,争议多年未果,双方积怨颇深。

  “房屋、田土、山林,这些都是村民的‘命根子’,也是他们赖以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沧沟乡党委书记陈正炉说,由于产权流转、项目建设等原因,土地林地权属常出现证实不符的情况,土地林地的面积、边界问题成为乡村最突出的矛盾之一。长久以来,农村地区的群众缺乏留存证据的意识,习惯以口头协议方式处理事情。发生纠纷后,双方当事人往往各执一词,加上土地林地纠纷产生的原因、涉及过程往往时间跨度长、掺杂因素多,要取证或者彻底弄清楚非常困难。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的土地林地矛盾?契机缘于大田村一个废弃小学改造计划。

  这所废弃小学拟被改造成土特产加工厂,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21年11月,到大田村驻村的项目工程管理人员黄小峰习惯性地用无人机拍摄废弃小学俯瞰图,将照片投屏到电视上,与村干部和驻乡、驻村工作队队员规划设计具体功能布局。

  废弃小学的改造也涉及到农田,可否借助这种操作为厘清土地边界、测算土地面积服务?在场的重庆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队员邹彬敏锐察觉到,或许土地林地纠纷也可以用无人机等相关设备进行精确取证,以便对症下药。

  

  沧沟乡土地林地“证据储存”工作法宣讲会(资料图)

  取证签字储存“全套”锁证

  有了初步设想,驻乡工作队开始掀起“头脑风暴”,尝试用无人机、扫描仪、电脑等设备,对沧沟乡各村组的土地林地边界、面积等进行记录、保存,进而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证·审·调”解纷工作法,包括确权存证、法治审核、调解止争三大环节。

  在确权存证方面,通过分类制定土地边界、面积取证固证办法,引入无人机、GPS测量仪等设备,组建“当事人+村+乡镇+主管部门”的取证固证服务队,实现了全过程音视频录制,提高证据的真实性、公正性;乡司法所、村委会分别建立乡、村两级土地林地“证据储存”中心,分类保存纸质证据、音视频电子件;制定房地林证据提用办法和程序,村民可按规定向乡、村两级土地林地“证据储存”中心申请线上线下证据提用。

  在法治审核方面,实行涉土决策“会审”、合同签订“精审”、合同履行“跟审”,重点审查土地流转主体资格、土地用途、经营能力、风险担保等事项,防范合同履行不平等、不合法风险。

  一旦发生土地纠纷,首先调取确权存证资料,让证据阐明事实,拿出解纷意见,凭证说法说理。同时通过干部以案讲法、村民现身说法等形式,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不断成为普遍共识。

  “以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加上很多村民证据意识不足,导致调解时难以裁量,现在大家普遍都认证据了。”沧沟乡平安办主任高燕说,在这套严密的工作法之下,不少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邻里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

  涉土纠纷两年下降80.3%

  如今在沧沟乡,无论是流转土地、置换土地,还是“换地”建设高标准农田,“证·审·调”工作法都十分奏效。按照“一分地换一分地”的原则,土地矛盾基本迎刃而解。保存下来的摄影证据、文书原件,均以一式三份的形式保管在村民家、村委会和乡司法所,并按照对象、地区编号分类入档保存。

  在沧沟村党群服务中心旁有一块斜坡土地,因坡度大、地块分散,利用率并不算高。2022年3月,驻村工作队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土地重新整合划分。

  “为保证农户公平享有应得的土地,我们确定了改造前各块土地的面积和权属,也召集涉及的25户农户进行了签字确认。”沧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明辉说,到了分地确认阶段,有农户却有了意见,认为自己原有的四块土地变成一块后,总面积变小了。

  陈明辉立即将之前签字确认的摄影证据、文书原件拿了出来,将之前的面积和之后分配的面积进行比对,并向村民解释建设高标准农田后土地总面积会变少一点,但地块占总面积的比例不变,村民心服口服地签了字。

  “这一工作法的本质是一种纠纷预防机制,逐步改变村民‘重口头协议、轻有形证据’的习惯,其形成的证据链也能为解决土地整治、流转,林地占用、租用等问题奠定坚实基础,保证今后大家都不‘翻旧账’。”高燕说,自“证·审·调”解纷工作法实施以来,沧沟乡已有效保存土地证据27746.67平方米,涉及项目流转用地农户90余户,2023年涉土纠纷较2021年同期下降80.3%。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8/2023-12/17/content_127013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内参 fznc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