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诈骗是涉老年人诈骗的主要类型,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的需求,以免费领取礼品、免费体检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养生讲座”,并有“专家问诊”,后以保健品是“特供专供”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造成老年人自身健康和财产遭受损失。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涉及养老诈骗的案件。
84岁的王老爷子向公安机关报警称,他在某中医医院被骗购买了号称能治病的不老莓浓浆饮料,经过上网查询,这是一款食品而不是药品,老人被骗了5万多元。
公安机关接警后迅速开展工作,发现潘某租用北京某中医医院,招募孙某等人合伙推销不老莓产品。他们以免费领礼品等名义安排人开车将多名老人接至医院并给老人讲课,宣称医院有9D光波检测仪器可以检测多种疾病,现场有专家给老人体检并告知老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等,进而推销不老莓产品,谎称该产品能够清理血管淤堵,可以治疗疾病等,诱使老人购买不老莓产品。经对不老莓产品进行成分分析,该产品成分主要为果糖、乳酸、柠檬酸等。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复函称,涉案不老莓产品属于普通食品,不是药品。被告人潘某共骗取他人6万余元、孙某骗取他人5900余元。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潘某、孙某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七个月,并处相应罚金。
据介绍,近年来,犯罪分子通过销售“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案件呈上升趋势,经分析,此类案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免费诱惑。犯罪分子通常以免费领取礼品、免费体检等名义为诱饵给老年人打电话,开车将老年人集中接送至酒店或者饭店等场所。
二是虚构夸大实力。犯罪分子多通过养生讲座或者参观等方式,虚构公司实力强大,“专家”水平高,诱使老人放松警惕。
三是提前获取信息。犯罪分子多为团伙作案,分工配合,有的人负责与老年人提前进行聊天,记录老年人所患的疾病等信息,后通过微信等方式将老人的信息发送给下游的“医生”或“专家”。
四是免费体检。犯罪分子谎称具有所谓的高科技仪器,可以检测出老年人患有的各种疾病,可以现场给老人体检,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是专家问诊。在体检的基础上,专家通过号脉等方式给老年人看病,根据已提前获取的老人患病的信息告知老人已身患某种疾病,必须尽快治疗,否则健康将严重受损。
六是推销产品。犯罪分子谎称现有一款保健品具有治病作用,可以治疗老人身患的疾病,需按疗程服用,现在购买有优惠折扣,诱使老年人购买,从而上当受骗。
法官提醒,养老诈骗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自身的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参加各类免费活动。对于各类免费领取礼品、不掏任何费用的“养生讲座”宣传要提高警惕,不随意参加,抵御各种免费诱惑,不贪小便宜。不轻信他人保健宣传。对于某种保健品具有神奇功效的宣传,不要相信,有医疗需求应去正规医疗机构。不轻易付款。在做出任何款项支付决定之前要“三思而后行”,不轻易付款转账,同时要多和配偶子女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