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上“二八”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为百姓普法、免费替困难群众打官司……虽然已经退休,但马芳菲仍旧闲不住。曾经是法律援助律师的他,多年来运用法律专业知识,为无助的人送去希望,让他们借助法律的“拐杖”跨越生活的那道坎儿。
“群众事,无小事”
马芳菲出生于1953年,初中毕业后,来到河北省文安县下乡。1978年“回城”后,他去了一家服装皮货店上班。日渐活跃的商品经济使马芳菲看到了律师在未来经济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就开始闷声不响地学习法律。1990年,马芳菲通过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随后成了天津市第一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
知青生活和当售货员的经历,使马芳菲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因此,从当律师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诫自己,老百姓节衣缩食有点积蓄不容易,家里摊上事儿才来找律师,而作为律师就一定要对得起当事人。
在他的心中,案件没有大小之分,职业律师一生中可能办理无数的案子,而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就打一次官司。无论多小的案件,在当事人看来都是生活中的大事。
在天津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工作的7年里,马芳菲办理了200多起案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此期间,他还资助了很多来打官司的困难群众。
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社会对法律援助律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马芳菲找到了新的前进方向。1997年,他调到刚成立不久的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成了一名法律援助律师。
当时,有人说马芳菲“傻”,以他的业务量,去当拿固定工资的法援律师,收入会降低不少,而马芳菲却乐于“免费替老百姓打官司”,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帮助有需要的人。
倾情帮扶困难群众
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以来,马芳菲承办了上千起案件,结识了很多困难群众,这些人也成了他的牵挂。生活中的马芳菲非常节俭,但在帮扶困难群众时却从不吝啬。
马芳菲曾承办过一起外来务工人员“讨薪”案件。当时正值中秋节,马芳菲见几位外来务工人员背井离乡,因工钱没有到手,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马芳菲给几位外来务工人员每人买了一份月饼,骑行几十公里来到北辰开发区的一处建筑工地,将月饼送到“讨薪”人员手中。几位外来务工人员十分感动,紧紧握着马芳菲的手,连声道谢。后来,马芳菲通过法律手段,为他们讨回了工资。
多年前,有一起案件的当事人是一对母女,母亲肢体残疾,女儿患有重度脑瘫。马芳菲到这对母女家沟通案情时发现,母女俩在屋里都穿着棉衣,没有生炉子,问及原因,对方说是劈柴不好买。
此后数日,马芳菲下了班就骑着自行车四处找劈柴。买到劈柴送上门,马芳菲又给母女俩留下了买煤球的钱。后来,这对母女家所在小区改成集中供暖,马芳菲又开始资助供暖费……他还留下了联系方式,让她们有困难就找他。
发挥特长 快板“说法”
2007年,马芳菲注册成为和平区志愿者,在五大道街育文坊社区为居民做义务法律咨询和普法讲座。退休后,马芳菲依旧闲不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形式进行普法宣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马芳菲想到用快板书进行抗疫宣传,让市民了解疫情,普及防疫知识,为此他还自学了视频的录制、剪辑。复工复产后,马芳菲又有了新的创作题材,编写快板书让市民了解健康码的用途。
在宣传民法典的过程中,马芳菲编写系列快板书,用实际案例结合民法典,制作成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兼具的快板书,让群众想听、爱听,并从中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不仅如此,马芳菲还紧跟时事,编写了《垃圾分类绿色行》,以及结合扫黑除恶相关案例编写了《扫黑除恶民心赢》等快板书,受到群众喜爱。
马芳菲坦言,随着年龄增大,自己的精力不如以前,但他的热情丝毫未减,他要尽自己所能,做好普法宣传,解决群众的法律难题,为构建法治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