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这个职业,很多人是通过《人民的名义》《国家公诉》等热播剧了解的。那些代表国家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唇枪舌战的形象深入人心,为群众津津乐道。可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种检察官,他们的工作虽然不够轰轰烈烈,却更加贴近百姓,更能考验责任和担当,这就是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检察官。马望,正是其中的一员。因为热爱这份看似乏味琐碎、却事关群众利益的工作,他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多心”的人,并且决心要在这条路上执迷不悔地走下去。
因了解而爱上的“痴心”
马望是2010年考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的,因为研究生读的是宪法和行政法专业,所以直接分配到民行处工作。他说,那时最麻烦的,就是和亲戚朋友解释自己的工作性质。在他们眼里,检察院管的都是刑事犯罪大案要案。很难让他们明白,检察院其实是个法律监督机关,对法院的民事判决也是具有监督权力的。
而让马望真正感受到民行工作的魅力、发自内心爱上这项工作的,是一次普通的案件讨论会。
那是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案情看似简单,但案件涉及的知识和领域令他大开眼界。从交付房屋的所有权转移起算时点,到地方性规范文件是效力性规范还是管理性规范,再到违约赔偿责任的认定和计算方法……一个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抽丝剥茧逐一呈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马望的心灵受到极大震荡。就从那一次起,他被民行工作的逻辑之美和责任之重打动,立志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一番名堂。
民事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法律观点往往极易产生分歧。有时一个看似很小的节点,却要花上很多时间和心思才能捉摸透。
在办理一起土地征收安置补偿纠纷案件时,马望发现该案土地性质应为集体土地,但是法院却按照国有土地的价格确定了违约金赔偿标准,与实际损失不符。可是,关于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法律并没有明确标准。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在北大法宝上搜索了大量案例,又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相关论文,逐字逐句认真研究。那段时间里,无论吃饭、走路、乘地铁,他随时都会拿出手机上网查资料、找线索。终于,从一篇学术论文里,他找到“违约获益赔偿责任”的理论依据,并依法提出抗诉。在拿到法院再审改判判决书的那一刻,马望深深体会到民行监督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痴迷”上这样一份工作。他开玩笑说自己经常会在办案中“人格分裂”,脑子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儿在辩论,一会儿正方占优,一忽儿反方得势,直到一方彻底得胜,他的“头脑风暴”才能平息。有人觉得他这是跟自己较劲儿,马望却乐在其中。因为他相信,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案件,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无愧于心。
因执着而勤奋的“恒心”
业精于勤,荒于嬉。为了把自己全情投入的民行检察工作做好,马望全力以赴,很下了一番苦工。
打开马望的办公柜,满眼都是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和一本本的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点开他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几乎清一色的“民商事裁判规则”、“公司法权威解读”、“保全与执行”等等法律公号。马望说,阅读专业资料和浏览法律公号是他日常业务学习的主要方式,依靠这种日积月累和坚持不懈,他始终与法治发展保持着同速。同时,他也通过参与民行业务竞赛不断让自己经风雨、见世面、受锤炼。2011年、2014年和2016年,马望先后三次在天津市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中进入前十,两次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6年10月,他代表天津参加了全国的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可谓高手如云。为了准备这场竞赛,他放弃了所有的休息和休假时间,每天不舍晨昏地看书、做题。两天的考试安排十分紧凑。在第一天笔试和撰写案件审查报告之后,他顾不上休息,连夜准备第二天的案件汇报和专家提问环节。为了达到最佳的汇报效果,他一遍遍地修改草稿,字斟句酌,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炼的语言将一个复杂的案件介绍清楚。由于专家提问并没有规律可循,他又把案件相关的法律关系和知识点逐一梳理,预设题目自问自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天的案件汇报中,马望凭借扎实充分的准备和沉着冷静的表现,获得该环节的最高分,并最终获得“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业务能手”荣誉称号,同时荣立个人三等功。
他还潜心理论调研和实践研究,撰写的《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机遇与挑战》一文在民事行政检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获二等奖。制作的执行监督检察建议书被评为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研究会第二届全国优秀法律文书评选活动二等奖。
因理解而关爱的“诚心”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关乎的都是民生实事,面对的都是普通百姓。大多数申请监督的当事人,往往都带着一肚子怨气,认为自己的判决不公。对于法院适用法律并无不当的案件,如何引导当事人正确认识法律、理解法律,接受判决、服从判决,是摆在每个民行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刚开始和当事人接触时,马望也感到困惑。口干舌燥、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个多小时,当事人还是不理解不认同,这让他觉得很郁闷。通过向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细心观摩,马望找到了自己接待方法上的不足:一是总是习惯性地使用法律术语,老百姓听不懂,说理效果难免大打折扣;二是对于当事人的性格特点、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不够了解,缺乏换位思考,沟通起来当然不顺畅。
为了做好服判息诉工作,生性内向、少言寡语的马望尝试着和当事人“海聊”。在首次接待时,不仅详细询问案情,也和当事人聊家常,尽可能多的掌握当事人的背景信息,同时舒缓当事人的紧张情绪,培养良好的沟通氛围,为后续的接待工作打好基础。在向当事人解释法律问题时,他也会尽量使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选择与当事人生活阅历、行业背景相关的事例来举例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和当事人的沟通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承办一起72人群体劳动争议申诉案件时,马望事先了解到,申请人不仅人数众多,还一度情绪激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事态失控,他提前做好周密的风险防控预案,并建议申请人推选几名代表接受询问。面对满腹狐疑与不满、随时准备与司法机关强硬对峙的申请人代表,马望热情接待,认真倾听,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耐心地解释法律规定,以自己的有理有据和不卑不亢赢得了申请人的信服。最终,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72名申请人理性、平和地接受了处理结果,一起原本充满火药味儿的群体申诉案件圆满解决。这件事也给马望很大的启示,就是群众是需要将心比心的理解和尊重的。只要用一颗赤诚之心、一颗公正之心、一颗无私之心对待他们,自然能够得到对方的平等的回应。
因随性而乐众的“开心”
与办案时的一板一眼截然不同,生活中的马望希望自己过得开心,也希望给别人带来快乐,用他的话说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为了让更多群众认识和了解民行检察工作,他把民事行政检察的主要职能写成小短文,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加以阐述,起到了很好的普法宣传作用。他还在二分院的微信公众号首开《检察书场》,把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法律中的常见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轻松诙谐的方式进行讲述,并录制成音频节目,让群众在会心一笑中提升了法律意识。
他还喜欢偶尔穿上大褂,给大家说段相声来段评书。每年的机关春节联欢会上,他的节目都是干警期待的“压轴”大戏,传统活儿与身边事儿的完美结合总能让同事们在开怀大笑中扫去一年的紧张和疲惫。在大家眼里,别看马望平时不爱说话,显得有点闷。可一登上舞台,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精气神儿十足。他笑着解释,办案必须心沉气静,所以一旦扎到案子里就得进入一种“无他”的境界;可是表演是要和别人产生互动和共鸣的,所以一登上舞台他就必须“忘我”。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都是用心到极致的表现。“穿上检服,我们代表的是检察机关;脱下检服,我们也是普通老百姓,同样有喜怒哀乐。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喜怒哀乐,才能充分履行好我们的使命职责。”此刻的马望语气平和,神态安然,胸中似有无限气象。
马望说自己有点“贪心”,总想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更多让他“动心”的东西,这样他的心才能更加充实,更加踏实。他说自己的名字挺有意思的,登高一望,一马平川。他更愿意马不停蹄地去追寻,追寻一种“望尽天涯路”的豪迈与深沉,为了这份与他相互选择的民行事业,为了“检察官”前缀的那两个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