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快速高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泰安市扎实推进“十百千万”服务工程,即创十佳分会(中心)、联百家商(协)会、进千家企业、发展万名仲裁联络员队伍,践行了仲裁为民理念,展现新时代“责任仲裁”使命担当。
创十佳分会,推进仲裁服务规范化。指导县、市、区仲裁分会和高新区分会以及仲裁中心,积极开展规范化服务组织争创活动,努力实现“五规范三提升”:即组织管理规范、办公场所规范、办案管理规范、财务管理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提升仲裁机构服务经济发展、化解社会矛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运行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仲裁的满意度,增强仲裁获得感,提升仲裁案件的快速结案率、自愿和解率和自动履行率。
联百家商(协)会,搭建行业仲裁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仲裁调解进百家商会”活动,为商会会员建立法律服务
走进千家企业,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挑选优秀仲裁员按行业特长分类成立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仲裁服务团”,着眼预防风险、服务引导,帮助企业规范合同文本,了解仲裁法律知识,化解经营风险。近日,泰安市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受理了一起商标转让确权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某文化公司注册富有泰山文化特色的商标,申请人因生产经营需要,欲购买该商标。为节约双方当事人时间和精力,泰安仲裁委设立了“流动仲裁庭”,指派资深仲裁员深入企业一线,上门提供仲裁服务。
发展万名仲裁联络员队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按照“三治融合、三共一体”的要求,探索建立“一三三五”的仲裁工作模式:建立一支基层仲裁联络员队伍,畅通网络、通信、窗口三个联络渠道,做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个有机衔接,完善“民呼我应”、信息联络、联席会议、培训指导和激励奖惩五项机制,将仲裁法律服务进一步向镇街社区和企业延伸,打造“枫桥式仲裁”的泰安样本。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仲裁社会监督员,健全仲裁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仲裁社会公信力。出台《关于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围绕经济薄弱地区和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涉及的仲裁法律服务需求,主动将仲裁融入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格局。
“十百千万”服务工程让仲裁制度向基层延伸,是仲裁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形成了服务网络化、呼应一体化、化解多元化、仲裁智慧化的“四化”服务格局,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仲裁力量。